7月29日,陜西省白水縣發布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四次會議第19號提案辦理情況,提到加強園區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支持園區與周邊非化石能源發電資源匹配對接,科學配置儲能等調節性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鼓勵參與綠證綠電交易。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儲能項目建設,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多能互補能源供應體系。目前,園區內分布式光伏已建成裝機2.66兆瓦,冷鏈物流廠房屋頂光伏正在建設;在雁中制衣、杜康酒廠和天元大道產業園布局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完善綠電電源、用戶網絡,助力園區工業企業生產、生活使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原文如下:
關于白水縣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四次會議第19號提案辦理情況的回復
縣政協提案委:
貴委提出的《關于創新推動我縣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提案交辦后,我局立即對該項工作進行專題研究,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及辦結時限,及時與高新區、市生態環境局白水分局對接溝通,對提案中涉及事項進行分析研判,積極推動我縣零碳產業園區謀劃部署工作,全力推進提案辦理取得實效。
一、對接上級部門,明確政策方向
積極對接上級部門,深入研究國家及省市關于“雙碳”目標、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多次赴省市發改委就零碳產業園建設目標、政策保障等進行溝通。同時,結合白水自身的產業結構、資源稟賦,確定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階段性目標。根據中省市“雙碳”工作總體布局,印發了《白水縣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為零碳園區建設奠定基礎。目前,初步明確了從園區能源消費管控、產業準入、綠色升級等方面入手,推動園區發展,著力打造低碳近零碳園區。
二、找準園區定位,推動園區零碳建設
目前,我縣高新區共有工業企業60家,其中,用電企業55家,用氣企業5家,無用煤企業。2024年用電量2659.56萬千瓦時;用氣量約312萬方。
1.加快園區用能結構轉型。加強園區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支持園區與周邊非化石能源發電資源匹配對接,科學配置儲能等調節性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鼓勵參與綠證綠電交易。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儲能項目建設,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多能互補能源供應體系。目前,園區內分布式光伏已建成裝機2.66兆瓦,冷鏈物流廠房屋頂光伏正在建設;在雁中制衣、杜康酒廠和天元大道產業園布局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完善綠電電源、用戶網絡,助力園區工業企業生產、生活使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2.調整優化園區產業結構。近年來,我縣堅持“三業并舉,工業優先”的發展戰略,以高新區作為全縣工業發展主陣地,重點圍繞蘋果、白酒、冷鏈物流、裝備制造、能源儲能等產業方向,布局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探索以綠色能源制造綠色產品的“以綠制綠”模式,嚴禁“兩高”項目及燃煤項目入駐園區。依托堅實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基礎,成功招引落地了中交天和風電塔筒、萬德恒發礦用設備、萬創油氣采掘機、白揚綠能光伏電池片廠、上海風領混凝土塔、博鈉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等一批先進能源裝備制造產業;推動江蘇常友風機艙罩項目、陜西騰盛煤礦智能化裝備制造項目簽約成功。下一步我縣將根據高新區產業鏈特點,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引入低碳產業項目,引導園區產業不斷優化升級。
3.大力推進園區節能降碳。推動園區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深入推進企業能效碳效診斷評估,嚴格落實入園項目節能審查“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鼓勵企業建立集能源運行監測、能耗統計、能效分析、預警告警、報表管理、碳排管理等功能于一體能源“雙碳”智能管理平臺,全面滿足企業精細化綜合能源管理需求,幫助企業建立綜合能耗分析能力,提升管理效率,挖掘能效優化空間,降低整體碳排水平,助力企業實現安全、節能、減碳、降費。同時,引進了海儀循環等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實現廢舊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污染。
4.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升級。持續推進園區電力、熱力、燃氣、供排水、路、網等改造,助力園區軟硬件設施向零碳發展轉型。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多能互補能源供應系統,繼續在園區規劃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充分發揮新元電廠供熱能力,探索工業余熱供暖;持續完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網絡,滿足園區內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推廣電動公交車、電動物流車等在園區內的使用;加強園區內的綠化建設,提高綠地率,增強園區的碳匯能力;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園區工業污水達標排放;建設垃圾分類處理設施,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三、探索發展路徑,打造示范樣板
打造零碳企業是實現零碳園區目標的關鍵抓手。目前,我們正以具體企業為試點,探索轉型路徑。如:白揚綠能6GW高效光伏電池片廠建設期間,全部采購使用二級能效及以上生產設備,優先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節能報告中承諾最低使用30%可再生能源電力,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同時,在廠房屋頂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多措并舉,推動企業逐步向零碳工廠邁進,為零碳園區建設長遠目標積累經驗、樹立標桿。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聚焦提案建議,細化工作舉措,加強部門協同,在能碳管理方面積極引進能源管理企業,支持園區建設覆蓋主要用能企業的能碳管理平臺,整合園區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負荷、能量管理系統等,建設冷熱電氣、多能互補的多能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電力系統穩定性,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示范載體和綜合能源智慧服務園區,全力推動我縣低碳近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感謝貴委對發改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白水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