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
虛擬電廠邁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碳中和,碳達峰”深入推進,新型電力能源發展日益壯大。國家層面已將虛擬電廠納入能源戰略體系,并出臺多項政策為其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藍圖指引中,明確到2030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將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這片千億級的藍海市場正迎來爆發期。
2025年3月《指導意見》明確虛擬電廠發展目標
地方層面的探索同樣活躍。
·山西發布《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管理實施方案》,引導發、用、儲側資源通過虛擬電廠方式積極參與電力平衡。
·江蘇啟動中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居民虛擬電廠,通過整合家庭智能電器資源實現靈活調配。
·廣東則推動虛擬電廠運營商進入電力市場,探索市場化交易機制。這些地方試點的推進,不僅驗證了虛擬電廠的技術可行性,也為全國范圍內政策落地積累了實踐經驗。
滁州基地
技術融合,賦能清潔能源高效利用
光伏作為分布式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與虛擬電廠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5月,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達10.8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30%,占全球光伏裝機總規模的近一半。10億千瓦的裝機規模,不僅是清潔電力的巨大體量,更催生了完整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全產業鏈。
技術革新是光伏與虛擬電廠協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創維光伏以全局視角,科研基因打造全方位清潔能源集成網絡,將理論應用于實踐。
在創維光伏投入建設的滁州創維智能家電產業園中,智慧能源運營平臺如同“園區能量調度中樞”,實時調度著每度電的軌跡。虛擬電廠讓電力在電網、光伏發電、儲能、工業用電、生活用電以及汽車充放電等方面實現智慧流動,充分發揮智能調度、削峰填谷和低碳減排價值。當電網負荷高峰來臨,“神經中樞”電網中臺瞬間收到信號,進而啟動儲能設備釋放綠電支撐充電樁運行,同時將工業用電中的非關鍵產線功率自動調低。反之,在電價低谷的深夜或光伏澎湃的午間,中臺調度會讓儲能系統“鯨吞”低價電與盈余綠電,為下一輪高峰蓄力。智慧能源運營平臺上線后,滁州園區的最大需量降低近1MW,月均降低電力成本近7萬元。
滁州創維智能家電產業園
未來已來
生態共建,虛擬電廠釋放多重價值
虛擬電廠發展實踐中,以光伏行業代表的電力相關企業均在加速探索。創維光伏在滁州智能家電產業園的實踐探索,不僅具有單一園區降本的意義,或許也正在創造出新的路徑。在能源互聯網時代,工業園區不再只是能源的消費終端,而是通過虛擬電廠技術實現能源生產、儲存與調度的“智慧節點”。這種“智慧節點”具備極強的可復制性。
創維光伏作為系統集成與運營專家,將以滁州經驗為藍本,積極構建能源生態合作圈,順應虛擬電廠發展政策,將零碳價值輻射至更多行業領域,與各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編織起綠色低碳的未來能源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