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當光伏行業還在周期中苦苦掙扎,不少一線企業紛紛開始“自救”,不斷地活躍在市場當中,積極求生。
從整個行業的角度,這些一線企業是幸運的,海水突然退潮,生活在深水區的企業還可以不斷地尋找新的市場,但生活在淺水區的企業已經不知不覺中擱淺,上不去岸,離大海也越來越遠。
當前,光伏行業的深度調整與技術迭代正將中小企業推向生存懸崖。在頭部企業憑借新一代技術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二三線企業面臨技術鴻溝、成本重壓、資金鏈斷裂的三重絞殺。
如今,光伏主產業鏈已持續虧損近一年,部分企業資產負債率超70%,籌資能力幾近枯竭,二三線企業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更嚴峻的是,資本市場對光伏企業 IPO 的收緊,以及頭部企業 “減產挺價” 的行業自律策略,正加速行業洗牌。
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 年二三線企業虧損面預計達 70%,退出賽道成為必然選擇。光伏全產業鏈,兼并重組的大幕已經拉開,融資寒冬下,通過上市“輸血”的路徑變得狹窄,個別企業通過出售光伏資產回血,但卻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個月18家光伏企業破產
據世紀新能源網的不完全統計 ,2024 年破產的光伏企業數量保守估計已達到 三位數以上。從破產重組信息網公布的數據來看 ,與“光伏”相關的破產重組信息多達近 30 頁,每頁包含 10 條信息。然而,這些數據只是冰山一角。在市場 的重重壓力之下 ,還有大量光伏企業或在悄然破產 ,或在苦苦支撐 ,游走在破產的邊緣。
5月25日,世紀新能源團隊曾對2025年破產、清算的光伏企業進行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11家企業徹底離場。詳情見《破產、清算!半年超11家光伏企業“集體退場”》
而現在,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5月25日至6月25日,又有18家光伏企業破產,宣告離場。
具體如下:
對于破產原因,多數企業則是因為資不抵債。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最近一個月,破產企業申請人中占比最多的是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管理人,在5月28日,其一口兒氣兒申請了10家光伏企業破產,其也比較具有典型性。
世紀新能源網從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獲悉,5月28日,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及其9家子公司被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管理人向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東營市東營區國有資產管理服務中心間接控股公司。作為一家“國企”,該公司于 2008 年上市,曾被曝騙取國家金太陽工程補貼 2421.8 萬元,雖然地方政府多次伸出援手,但還是提前出局。
當前,還有一些光伏企業處在破產審查階段,但也已經在出局邊緣。6月25日,*ST金剛發布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蘇州金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債權人蘇州軍威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以蘇州金剛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申請對蘇州金剛進行破產清算。根據公告,蘇州金剛于6月24日收到法院送達的《通知書》及《破產申請書》等材料,目前尚未收到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清算的相關文件,本次申請處于破產審查階段,是否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多家企業退市或面臨危機
2025年,過得不錯的光伏企業各有優勢,比如掌握技術、現金流充裕、市場占有率高等,但過得慘的光伏企業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那就是“沒錢”。
2024年,光伏市場已經有五家光伏企業退市,包括ST陽光、ST億利、ST愛康、ST航高、ST旭電,這些企業的退市日期都集中在光伏行業的下半年,退市原因也離不開連年虧損以及內部控制問題。2025年,各光伏企業承壓,也有多家光伏企業退市摘牌。
4月29日,*ST旭藍(000040)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下發的《關于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深證上〔2025〕409號)。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4月28日,*ST嘉寓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在2025年4月30日被摘牌。
嘉寓控股股份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新能源業務和節能門窗幕墻業務。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太陽能光伏產品、太陽能光熱產品、門窗幕墻系統產品。
除了已經退市的企業,當前還有多家光伏企業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包括*ST綠康、*ST海源、*ST金剛、*ST沐邦、*ST泉為、*ST聆達、*ST金剛等。
以*ST沐邦為例,這家光伏企業董事長剛剛遭到公開譴責,因為業績預告凈利潤與實際凈利潤差異幅度較大,且業績預告更正不及時。
其公司2022年-2024年營業收入為9.44億元、16.54億元、2.77億元;2022年-2024年凈利潤為-2.29億元、0.11億元、-14.07億元,2024年可以說成是巨虧,業績大變臉。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每一次*ST沐邦發布公告,都會讓人心頭一緊。6月26日,*ST沐邦發布公告,公司部分銀行賬戶及募集資金專戶資金被凍結,凍結金額合計2686萬元。公司銀行賬戶已累計被凍結1.24億元。
虧損潮下能否尋到生機?
2024年,光伏全行業虧損,沒有上市的光伏企業營收數據難以統計,但上市公司的數據則是不那么好看。
根據某機構發布的光伏行業盤點顯示,2024年光伏行業至少出現超十萬人次大裁員。這場覆蓋光伏全產業鏈的裁員潮,已成為光伏行業史上最大規模人員調整。
在“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大核心環節,過去賺得盆滿缽滿的光伏大廠,如今已幾乎全員淪陷。僅以虧損企業來看,四大核心環節上市公司,集體虧損共計超過680億元且千億元營收級的上市公司消失。
面對這種情況,光伏企業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以說是不斷地積極求生。
在重整方面,6月24日,*ST金剛(SZ:300093)發布公告,公司、臨時管理人及產業投資人歐昊集團與重整投資人上海弘琪云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重整投資協議》。
公告指出,弘琪云創將借助自身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依托自身在算力業務方面的積累,協同乙方在新能源電力業務領域的基礎上,協助金剛光伏拓展新的業務增長曲線,在“算力資源服務+能源”、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6月11日,*ST聆達(SZ:300125)發布公告,為緩解公司資金壓力,經協商,公司擬與重整投資人合肥威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簽訂《借款協議之補充協議》,將原協議第一條中“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500萬元”調整為“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500萬元”。
在股權轉讓方面,2024年,行業中光伏資產轉讓規模超過27GW,被轉讓項目公司超過600家,資產對價超過900億元。今年情況還在加劇,甚至股權掛牌轉讓也無人問津。
6月26日,易成新能發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河南中原產權交易有限公司出具的《掛牌結果通知書》,截止掛牌日期屆滿,未征集到符合資格的意向方。公司計劃繼續推進本次股權轉讓,申請開封恒銳新金剛石制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在河南中原產權交易有限公司第二次公開掛牌轉讓,掛牌價格不變,仍為1元。
6月26日,億晶光電發布公告,公司通過查詢京東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的公開信息獲悉,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將于2025年7月30日10時至2025年7月31日10時(延時除外),對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所持公司共計200,000,000股無限售流通股進行公開拍賣。
結語:
當前,“430”和“531”搶裝潮已過,光伏行業經歷了今年短暫的繁榮,又恢復到了艱難求生模式,神仙打架的年代,二三線的中小企業會集體出局,還是會重新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路?讓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