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全國交通基礎設施已建風、光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89萬千瓦,累計建成充電樁3.5萬個,充電停車位約5.1萬個,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占比達到77.6%,已建和在建清潔能源船舶超過430艘,全國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5.3%。”在5月20日召開的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研室副主任李穎介紹了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有關情況。
李穎表示,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已推動建設了一批交能融合項目,持續完善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供應體系。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聚焦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保障等8個方面,提出25項重點任務,部署實施一批標志性、引領性交能融合重大項目。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從加強規劃協同、加強政策協同、拓展加深應用場景、推廣應用新能源裝備、加大科技研發五個方面著手,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規劃銜接互動,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啟曜”行動和“乘風”行動,加快建設一批(近)零碳樞紐、港口等,加強充(換)電等補能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新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郵政快遞、城市配送、港口、機場等領域應用,推動新能源重型貨車(卡車)規模化應用,建立交通與能源融合技術裝備研發平臺等,推動交能融合發展取得實效。
在"十四五"規劃及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各省交通、高速、交投等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綠色能源發展戰略,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領域,而光伏便成為了交通集團推動綠色轉型的有效抓手。
面對這一歷史機遇,各省級交通集團紛紛加大投入,經梳理發現,交通(高速/交投)集團入局新能源的方式不僅局限于交通光伏項目的投建,還通過合資公司、投建多場景電站、與光伏龍頭企業簽訂框架協議等多種手段共同推動交通行業的低碳轉型。
以安徽為例:
安徽交控集團在京臺高速肥東服務區內、上海至武漢高速公路無為至岳西段多個高速路段內打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從路側邊坡、隧道出入中分帶等沿線空地到收費站屋頂、服務區、停車位車棚等空間,建設光伏電站,配套儲能、充換電等設施。
其中,無岳高速的新能源項目,是省內首個實現與高速公路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營”的項目。除了光伏綠電布局,該項目還積極應用瀝青回收利用、洞渣材料循環利用、生態預制擋墻等多種綠色示范技術,成為新時代綠色公路典范。今年3月,包括安徽交控集團獲批了包括無岳高速在內的9個高速公路項目新增光伏發電系統及充電樁等路域新能源配套設施,將繼續賦能綠色高速。
除了項目入局新能源,截至2023年10月底,安徽“交控系”基金群共計投資新能源項目15個,投資總額10.8億元。未來,安徽交控集團不僅要督促設計單位結合沿線景觀,做好新能源配套設施動態設計,還要確保結構安全、可靠、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保障高速公路運營安全。
當前,交通與新能源融合已經為大勢所趨,為更好的促進“交通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探討技術迭代、設計優化、數字化運維、設備與供應鏈保障、新模式與多場景融合等行業關心的熱點、難點等問題,組委會決定在安徽合肥,以“交能融合 綠色發展”為主題召開中國交通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論壇,邀請相關單位展開多維對話、探討行業難點與痛點與分享成功經驗,推動交通用能低碳多元發展。
一、會議詳情
01 主辦單位: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智庫
02 聯合主辦: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03 支持單位: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4 參會規模:300人
05 時間地點:2025年7月30日 合肥
二、主要內容
√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與數據、新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標準等解析;
√新版《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對光伏、儲能、氫能在交通領域如高速、高鐵、車場、機場、地鐵及相關服務區影響和應對;
√未來大規模新能源與交通領域耦合的經濟性發展前景及示范案例;針對交通新能源的新能源最新技術進展和應用案例分析;相關鍵零部件進展和增效降本路徑;相關施工標準、運維標準和案例分析;
√新能源在交通領域的項目融資、保險與金融服務現狀及要求;新能源與交通領域生態鏈的構建機遇與挑戰;
三、展示交流對接
大會擬設交流對接展位,以供有需要的企業、機構進行展示交流。展示范圍為:
①光伏、儲能等在交通領域的減碳、脫碳思路方案;
②光伏、儲能、充電網絡等關鍵設備技術;
③新能源在交通領域的關鍵部件及成果應用;
④各種檢測、分析儀器設備;
⑤各類服務及相關單位;
四、部分擬邀嘉賓及參會機構 (隨時更新)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環境中心副研究員王趙明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生態與智慧環境室總工程師 齊兆宇
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徐小勇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研究員 王文靜
葛洲壩集團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CPVT) 副主任 朱曉崗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王賀武
同濟大學道路交通養護設施管理技術中心主任 張宏超
一道新能源系統工程創新研究院院長 韓利生
中國公路學會認證中心副主任、IEEE PES碳中和分委會常務委員 劉睿
聯系我們
于老師:18844595992
郵箱:yuxiuyun@21xny.com
楊老師 :13009104873
郵箱:qiqi@21x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