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5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FCVC)正式開幕。本次大會將以“凝聚共識、攻堅克難,共促產業規模化發展”為主題,共設2場主論壇、6場專題論壇及多場行業交流會,同期還包括25,000㎡專業技術和設備展覽,近300家國內外企業&品牌參與展覽展示,并涵蓋技術演講、技術參觀、新品發布等在內的多場精彩活動。
氫能觀察記者及小編首日逛展,暴走兩萬步,一起來看看本次展會有哪些亮點!
展商少,人也少
展會第一天,按理說應該是人最多的時候,可是今年的FCVC卻有些“冷清”。雖然近300家展商,但參展企業有些大打折扣,隆基氫能、陽光氫能、天合元氫、雙良氫能、三一氫能、派瑞氫能等頭部制氫企業并未出現,不過也不難預料,一方面,FCVC更多聚焦于下游燃料電池及應用,對于上游制氫企業來說需求不大;另一方面,上周剛剛過去的SNEC(全稱: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大會暨展覽會)展會門庭若市、人流如織,在SNEC展會中可以被更多行業中的客戶看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展商的需求。
此外,氫能觀察注意到,本次氫能乘用車汽車企業只有現代、上汽、廣汽幾家頭部企業出現,至于豐田、本田、一汽、長安也未到場,氫能觀察記者感嘆,今年相比于去年似乎有些“黯淡”。
雖然燃料電池乘用車身影較少,但氫能觀察記者注意到,本次出現了幾家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身影,金龍氫燃料電池客車,力源科技氫燃料電池客車,上海眾氫新能源移動電力車,氫通能源集團氫能重卡,以及今天首次展出的氫通全球首臺260噸級燃料電池礦卡等多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此外,溯馭技術帶來了氫能共享兩輪車,并現場開啟試駕活動。
氫能未來仍舊“可觀”
雖然觀眾略少,但展會同期論壇卻干活滿滿、“熱度爆棚”。氫能觀察記者發現,同期的燃料電池耐久性分析論壇及氫能產業趨勢與技術路徑論壇都備受追捧。演講嘉賓分享了實際驗證中的客觀問題,同時產業同仁也借此交流平臺溝通未來發展走向。
在“燃料電池全鏈條耐久技術開發與應用突破”專題論壇中,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張妍懿表示:“中國一定會最早進入氫能社會”。此外,論壇嘉賓也不乏燃料電池業內大佬,有嘉賓也尖銳的指出,目前國內有很多不看好燃料電池產業的聲音出現,這并不利于產業發展,正確看待產業發現問題,有效解決才是王道。
下午主論壇中,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IHFCA)副理事長祖似杰在演講中也提到,今年可能是“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的一個‘寒冬’”,但是盡管如此,祖總也堅信:“氫氣是實現零碳的最佳解決方案”!在關于氫能下一階段規模化推廣工作建議中,他提及五點: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科技創新,標準規范引領,區域協同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在強化頂層設計方面,祖總呼吁要盡早出臺下一輪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支持政策,避免出現政策空窗期。
最后,祖總說到一句話,記者認為,這或許也是目前氫能產業的發展愿景——讓氫能實現從“備選項”成為“優選項”躍遷。
在后補貼時代,國家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正在迎來轉型期和“爬坡期”。對于氫能從業者來說,大家想要依賴補貼但又不能“全指望”補貼,目前達成的共識是,要為脫離補貼而打下堅實基礎,但同時也要使補貼真實落地;對于觀望者來說,把握時下機遇,凝聚創新技術,理性看待產業問題,方能使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走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