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順利并網
12月30日下午17點,昌盛日電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順利并網。
該項目作為山東省目前單體最大的光伏農業項目,由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與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共同開發建設,實現了“農光互補”、“一地多用”,是集光伏發電、現代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新能源建筑及人居配套設施為一體的綠色發展園區項目。該項目的順利并網發電對于山東省乃至全國的光伏農業產業發展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昌盛日電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自9月17日開工以來,歷時103天,昌盛日電在項目推進上進行了大量、高效率的投入,并得到青島市發改委、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保證了該項目的整體建設速度,刷新了昌盛日電并網工期的最新記錄。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3000余畝,包括春棚610個,冬暖陰陽棚70個,砌磚冬暖棚16個,聯排棚37個,共計733個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年均可上網電量6,998萬kWh,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3,793.2t,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約59,483t。25年總上網電量18億kWh,直接并入國家電網。
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作為一項優質、新型的綠色環保項目,符合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建成投運后,將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首先,該項目作為省內單體最大的光伏農業項目,可有效平衡即墨市電網電力,對青島電網供電能力也能形成有益的補充。即墨市一直為受電地區,境內沒有統調電廠,“十二五”期間,220kV以下電網亦沒有新增大中型電源項目,該項目裝機容量60MW規模大,可為即墨市提供充沛的能源動力。
同時,該項目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符合國家的能源戰略規劃,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光伏電站作為清潔能源接入青島電網將會對青島電網供電能力形成有益的補充,符合青島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
其次,該項目為高效優化山東省能源結構、保護環境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亦成為光伏農業產業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桿。資源條件直接影響到山東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又使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承受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積極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清潔的和可再生能源,是保持山東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
該項目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替代一部分礦物能源,對于降低山東省的煤炭消耗、緩解環境污染和交通運輸壓力、改善電源結構等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具體體現。
特別的,該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光伏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成熟健全,為山東乃至全國的光伏農業產業現狀的發展需求樹立了硬件、軟件的雙向示范標桿。
在前期結束的省調驗收工作中,該項目按照省調調技〔2012〕34號文《山東電網光伏電站調度管理規定》和《山東電網新建光伏電站并網驗收流程》要求,獲得了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專家組領導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該項目早日實現并網發電,完成對島城人民的承諾,項目全體工作人員日日夜夜奮戰在施工建設、手續辦理的第一線,為效率成倍、全速推動項目建設進度譜寫出了一首勝利的凱歌。
12月30日下午17點,昌盛日電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順利并網。
該項目作為山東省目前單體最大的光伏農業項目,由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與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共同開發建設,實現了“農光互補”、“一地多用”,是集光伏發電、現代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新能源建筑及人居配套設施為一體的綠色發展園區項目。該項目的順利并網發電對于山東省乃至全國的光伏農業產業發展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昌盛日電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自9月17日開工以來,歷時103天,昌盛日電在項目推進上進行了大量、高效率的投入,并得到青島市發改委、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保證了該項目的整體建設速度,刷新了昌盛日電并網工期的最新記錄。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3000余畝,包括春棚610個,冬暖陰陽棚70個,砌磚冬暖棚16個,聯排棚37個,共計733個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年均可上網電量6,998萬kWh,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3,793.2t,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約59,483t。25年總上網電量18億kWh,直接并入國家電網。
即墨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二期60MW光伏電站項目作為一項優質、新型的綠色環保項目,符合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建成投運后,將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首先,該項目作為省內單體最大的光伏農業項目,可有效平衡即墨市電網電力,對青島電網供電能力也能形成有益的補充。即墨市一直為受電地區,境內沒有統調電廠,“十二五”期間,220kV以下電網亦沒有新增大中型電源項目,該項目裝機容量60MW規模大,可為即墨市提供充沛的能源動力。
同時,該項目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符合國家的能源戰略規劃,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光伏電站作為清潔能源接入青島電網將會對青島電網供電能力形成有益的補充,符合青島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
其次,該項目為高效優化山東省能源結構、保護環境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亦成為光伏農業產業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桿。資源條件直接影響到山東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又使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承受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積極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清潔的和可再生能源,是保持山東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
該項目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替代一部分礦物能源,對于降低山東省的煤炭消耗、緩解環境污染和交通運輸壓力、改善電源結構等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具體體現。
特別的,該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光伏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成熟健全,為山東乃至全國的光伏農業產業現狀的發展需求樹立了硬件、軟件的雙向示范標桿。
在前期結束的省調驗收工作中,該項目按照省調調技〔2012〕34號文《山東電網光伏電站調度管理規定》和《山東電網新建光伏電站并網驗收流程》要求,獲得了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專家組領導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該項目早日實現并網發電,完成對島城人民的承諾,項目全體工作人員日日夜夜奮戰在施工建設、手續辦理的第一線,為效率成倍、全速推動項目建設進度譜寫出了一首勝利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