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山東青島鮮明的特色和優勢。2024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達5513.2億元,占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的30.6%,占青島地區生產總值的33%。國務院2024年批復并發布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青島被新賦予現代海洋城市的定位。
海洋新能源開發是青島發展現代海洋產業的重點方向之一。今年5月30日,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發電項目一期首批并網發電。項目所發電能被送往陸上升壓站,再通過電網源源不斷送到聚集著國家深海基地、招商工業青島船廠等海洋科研和產業單位的青島藍谷。“這個項目是我國首個漁業融合發展海上樁基固定式光伏發電項目。針對該項目,我們成立了‘清風暖陽’工作專班,在并網前期提供流程咨詢、調試驗收等服務,在并網后提供設備運維、故障診斷等技術支持。”青島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技術專責董文妍介紹。
進入“十四五”以來,青島電網逐步形成向東以4回500千伏交流線路與海陽核電站相接、向西由±660千伏銀東直流與寧夏電網相連、沿膠州灣呈“C”型分布的典型受端網架結構。青島地區用電負荷年均增長百萬千瓦,電力需求旺盛,開發本地海洋能源被納入規劃藍圖,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充足電能支撐。
青島供電公司將服務海洋新能源產業作為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建設“五位一體(源、網、荷、儲、系統),四要協同(數字化、技術、市場、政策)”新型電力系統。“我們計劃在‘十五五’時期新建、擴建50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20座,規劃建設220千伏目標網架六大分區,進一步強化電網網架結構,推進三峽青島一期300萬千瓦海上風電等項目接入青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發展部五級職員尹志介紹。該公司提前研究制訂接網方案,為海上新能源基地預留站址、廊道等接入條件。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賦能海洋經濟的故事也在海島上演。2021年4月,田橫島10千伏度假區線路改造完成,為海島旅游業發展提供充足電能支撐;2022年4月,小管島通大網電工程完工,島上漁民告別了僅依靠風電、光伏發電的歷史;2023年11月,靈山島電采暖改造工作完成,160多家海島民宿冬季也能納客營業;2024年1月,大管島“風光發電+儲能”一體化綜合能源供電項目成功投運,海產品養殖加工業加快發展……目前,青島供電公司正在大管島試點應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解決海島儲能難題;在靈山島加快建設海島微電網,打造“負碳海島”示范區。
賦能海洋產業不僅有技術上的突破,更需要服務能級的提升。港口航運業是青島傳統優勢海洋產業,2024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突破7.1億噸,穩居全球前列,“十四五”時期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5.6%。面對日益增長的岸電需求,青島供電公司積極配合青島港開展船舶岸電專項提升行動,協助調試及改造岸電設備,助力港口實現岸電100%全覆蓋。該公司還成立專項服務小組,與青島港共同研發港口岸電機器人,合作建設5G智慧能源管理運維平臺,并常態化提供“供電+能效服務”。今年上半年,青島港接電量達102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2%。
海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是新興海洋產業。匯科盛(青島)海洋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鉆井設備、海洋工程裝備的企業。2023年10月,該企業首條生產線計劃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落戶。
“我們主動對接政府部門,提前獲取重點項目信息,第一時間了解客戶用電性質、報裝容量、計劃用電時間等需求。相關負責人上門走訪、客戶經理定期溝通,以包保服務推進項目進程。”黃島區供電公司營銷部業擴專責徐祥庭介紹。當年11月2日,客戶報裝1260千伏安用電申請。黃島區供電公司當天線上完成受理,協調多專業人員現場勘查,5個工作日即完成供電方案答復。該公司還開辟綠色通道,提供雙電源供電,快速完成手續辦理、外線施工。2024年2月2日,該公司完成裝表接電,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
“十四五”時期,青島供電公司配合青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青島市深入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推動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十項措施》,創建“七彩供電靚青島”供電服務品牌,貫通政電平臺,推動審批事項線上“一鏈辦理”,拓展無證明辦電服務范圍,完成2700余家新興海洋產業企業新裝接電及增容業務。針對客戶日常辦電業務,該公司推廣刷臉辦、一證辦,“水電氣暖”一網通辦以及7類業務聯辦等服務舉措,創新開展網購式、外賣式辦電服務,辦電效率提升30%。
據介紹,青島供電公司計劃前移服務關口至土地收儲階段,全面推行方案智能編制、圖紙智能審核、工程智能驗收,將業擴全口徑送電周期再壓降5%、電網環節辦理時限再壓減60%,更好服務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