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風”、“光”無限
擁有得天獨厚的新能源優勢
科力遠攜手聯合體
組建20億基金強勢入局
打造零碳園區
實現 “風光氫儲輸”一體化
助力“中國電谷”再升級
8月15日,2025全國生態日京津冀活動暨第三屆京津冀綠色發展大會在保定市舉辦
政策領航,多維發力打造零碳園區
此次大會聚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零碳園區建設等議題展開解讀和分享??屏h作為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代表單位和大會支持單位受邀出席,公司董事、副總裁李卓,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儲能技術專家、河北科力遠混合儲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白洋參加活動。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零碳園區作為推動能源低碳轉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綠色升級的關鍵載體,正逐漸成為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各類園區低碳化零碳化改造,這對協同推進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培育壯大綠色生產力、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科力遠等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成員,積極響應《通知》,充分發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能力和“產融投建運”保障能力,探索零碳園區的建設之路。
在此基礎上,聯合體結合當地“風光氫儲輸”優勢資源,從多個維度打造零碳園區。根據規劃,聯合體將通過推進集中式風光綠電直連,開發分布式光伏,豐富可再生能源供給;通過打造綠色智慧交通體系,升級園區基礎設施,并加快應用混合儲能等先進新型儲能,落地一批場景適用的熱能技術;并通過部署電碳智慧系統,提升園區數字化管理能力。
到2027年,零碳園區基本建成,綠電直連覆蓋核心生產環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多元融合互補的一體化方案將初步落地見效,工商業儲能示范項目、綠色交通充換電配套、余熱回收項目等投產使用。
園區建成后,將驅動當地產業升級,吸引綠色產業集聚,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河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成為區域綠色發展的新典范。
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謝鵬
獨立儲能電站先行,基金賦能“中國電谷”升級
此前,科力遠與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成員單位共建的10GWh先進儲能系統生產基地一期已實現批量出貨。不僅如此,公司在河北建設的井陘200MW/400MWh獨立電站項目、望都100MW/200MWh獨立電站項目也已進入商業化運營,多個項目加快建設,可充分助力保定的綠色能源發展。
為推動相關應用場景加速落地,科力遠還協同成員單位,與河北省、保定市及保定高新區積極籌建保定碳中和產業基金,規模達20億元。基金將聚焦于碳中和領域前沿技術與創新項目,為保定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支持。
當天,白洋以《新型混合儲能技術應用創新,引領綠色零碳能源發展》為題,從行業聯合的角度深入探討了探索新型混合儲能的新路徑。他指出,以行業聯合之力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是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實現突破的有效途徑。
未來,科力遠也將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拓展多元技術路線與應用場景,打造零碳園區、獨立儲能等具有行業引領性的示范項目和大場景集群,助力“保定·中國電谷”再升級。
零碳園區示意圖(圖片為AI生產,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