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日取消了其海上風電項目的首次招標。負責監管該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政府機構——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在為期一年的引資努力未果后,最終決定撤回首批兩次招標計劃。
此舉被視為對印度能源政策及總理莫迪推動印度本土工業增長計劃的重挫。
印度總理莫迪
這兩項發布于2024年的招標,曾被視為印度進軍海上風電領域的標志。分析師指出,這是一次探索行業發展路徑的嘗試,但未能獲得足夠支持以在該國培育新興產業。盡管政府將投標截止日期分別延至今年7月底和8月初,并調整了部分支持政策,最終仍未能扭轉局面。報道顯示,招標反響冷淡,未能激起開發商的興趣。印度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稱,市場反應“平平”。
SECI此次招標的核心區域是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該地區被宣傳為海上風電制造的潛在主要樞紐,也是莫迪制定的工業機遇計劃的一部分。
SECI在泰米爾納德邦東南海岸(孟加拉灣)規劃了四個裝機容量各1吉瓦(GW)的海上風電場址。中標開發商將獲得海床租賃權,并負責后續的海床勘察及項目開發工作。
此外,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設立了一個較小的500 MW(兆瓦)項目,場址位于印度西北海岸的阿拉伯海,采用“建設-運營”(BTO)模式開發,印度政府承諾提供為期25年的購電協議。
開發商普遍呼吁更多政策支持,以對沖海上風電項目開發陡增的成本與風險。他們指出,目前供應鏈困境與行業成本攀升,加之項目融資挑戰,是主要障礙。
此外,全球行業困境加劇了印度招標的難度。歐洲風電巨頭沃旭能源(?rsted)本周稱,特朗普政府意圖放緩或叫停風電項目,導致美國市場融資枯竭,銀行與投資者望而卻步;荷蘭以興趣寡淡和融資困難為由,宣布縮減其海上風電計劃;德國近期也報告,其無補貼海上風電招標未獲響應。
印度媒體引述消息稱,印度并未放棄海上風電發展,但將重新審視推進策略。
來源:海事服務網CNSS綜合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