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國成都—德國智能制造產業供需合作會議”在德國法蘭克福隆重舉行。作為2025成都工業企業出海拓市場、促交流、搶訂單的重要活動之一,會議以“數字賦能·智鏈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成都與德國在技術、產業、資本等多維度的對接平臺,促進雙方企業精準匹配需求,共同推動智能制造生態的創新發展。會議吸引了政府代表、行業協會負責人及百余家智能制造領域領軍企業參與,并達成多項重要合作成果。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副主任程樺在致辭中指出,成都是中國西部經濟與科技中心,擁有37個工業門類、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工業增加值近5000億元。他強調,成都正全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已建成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的“燈塔工廠”2家,并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領域形成完善配套體系,期待與德國工業4.0技術深度融合,共同開拓中國西部市場。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協會(BWA)主席米夏埃爾·舒曼對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創新高地的地位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中德間深化合作寄予厚望。他指出,成都不僅是中國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科研能力和產業集群基礎,已吸引多家德國企業在此布局。他強調,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德國和歐盟更需多元化伙伴關系。中德應本著現實主義與共同利益,重建信任并深化合作,特別是在自動化、能源技術、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智能物流等未來關鍵領域,雙方優勢互補、潛力巨大。德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成都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協同共進,合作前景廣闊。他呼吁鼓勵更多德國企業親赴成都,親身體驗這座城市的活力、開放與發展潛力。
成都市金堂縣委常委曹波在投資推介環節中,詳細介紹了金堂縣作為成都東北部門戶樞紐的戰略地位。金堂縣聚焦“綠色制造先鋒城市”建設,已形成晶硅光伏、新型鋰電、通用航空等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00億元。其中,通威太陽能、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扎根金堂,產品遠銷德國市場;金尚環保的生物航油技術獲得歐盟認證,成為中德綠色能源合作亮點。
會上,金堂縣宣布在法蘭克福設立招商聯絡處,并現場授牌。曹波表示,此舉將深化成都與歐洲的產業對接,為德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投資服務,助力雙方在新能源、低碳技術等領域實現共贏。
會議期間,四川金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德國企業達成價值3億元人民幣的可再生能源采購合作,涵蓋工業級混合油(UCO)及生物航煤(SAF)的生產與應用,進一步拓展中德綠色能源合作版圖。
此外,成都智能制造協會與德國中德產教融合聯盟(SGAEE e.V.)、法蘭克??萍紕撔聦W院(FITI e.V.)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智能制造領域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與技術轉化,未來幾年各合作方將共同在相關領域推動累計超1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落地。成都大宏立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德宏表示,此次合作將加速德國先進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本地化應用。
在企業家分享環節,來自中德兩國的20余家企業代表圍繞數字化升級、供應鏈協同等議題展開交流。成都泰和偉業、普鑫物流等企業提出對德技術合作需求;德國WIANCO OTTO Robotics、TMF Group等企業則分享了工業自動化、跨境投資等領域的合作構想。菜鳥集團歐洲大區總監董本暉表示,成都的物流樞紐優勢與德國先進制造技術結合,將重塑全球供應鏈效率。
活動主辦方強調,本次會議不僅是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起點,更是雙方生態共融的里程碑。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制造體系和消費市場,德國則以工業4.0引領全球制造變革。當“成都速度”遇上“德國精度”,一次次產業互動背后,正孕育出一個更具互補性與生命力的全球智能制造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