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裝載首批7套風電機組的利比里亞籍雜貨船“大丹霞”輪,從通州灣呂四起步港區通洋碼頭揚帆出海駛向埃及。
此次風電項目設備出口將用于由中國企業承建的500兆瓦蘇伊士灣風電項目。該項目為非洲大陸最大風電項目,建成后將向埃及東南部地區輸送電力,預計每年可產生約27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為近100萬戶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電力,有效緩解用電緊張情況,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00萬噸,顯著促進埃及當地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埃及新能源戰略規劃的實現。
為全力保障此次風電項目設備順利交付,通洋港口有限公司堅持風電整機標準化作業工藝流程,科學制定裝載方案,采用船機吊裝重大件、雙機抬吊超長件等作業手段,經過70余小時連續奮戰,圓滿完成“大丹霞”輪風電機組裝船任務。同時,啟東邊檢站精心打造“一船一策”通關方案,全流程開啟“綠色通道”,快捷辦理出境邊檢手續,實現船舶通關“零等待”、貨物裝卸“零延遲”,為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貢獻啟東力量。
據了解,呂四起步港區北臨黃海、南靠長江,擁有22公里深水岸線,是南通大通州灣重要組成部分。該港區應用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港口作業自動化、生產管理智慧化,今年以來,碼頭累計作業船舶突破230艘次,集裝箱吞吐量超過5.1萬標箱,航線通達荷蘭、瑞典、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已成為承接南通沿江產業轉移、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建設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門戶、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海上大門戶”作用日益凸顯。
作為具備“公鐵水、江海河”集疏運條件的港口,呂四起步港區除“2+2”碼頭外,10萬噸級進港航道、“兩橫兩縱”的疏港公路、港區道路投運,內河轉運區14個千噸級碼頭也全部投入使用,洋呂鐵路呂四進港區段正在施工,“鐵路進堆場、內河連碼頭、海港通大洋”的多式聯運體系逐步形成,正大力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目前,呂四起步港區“2+2”通用碼頭正在全力構建風電整機裝卸體系,持續擦亮件雜貨作業裝卸品牌,打造長三角地區全產業鏈風電整機出口基地,吸引更多風電產品“匯聚到港、配艙裝船、整機出運”。圍繞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流倉儲等重點產業,東港池和西港池分別吸引了衛華高端智能、東方雨虹(啟東)、中儲糧等重大項目落戶,臨港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