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協鑫科技發布三季報,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21億元,同比下降30.02%,實現歸母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601.8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1093.35%。2018年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82.04億元,同比下降12.86%,實現歸母凈利潤-9683.04萬元,同比下降300.0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04億元,同比下降1154.96%。
在2018年半年報時,協鑫集成(5.150,0.00,0.00%)本為盈利,實現歸母凈利2558.10萬元,而至三季報則變為虧損9683.04萬,可見主要是由于公司三季度巨額虧損。
而在三個月內公司就巨虧1.22億元,新浪財經分析財報發現原因或有三:一、主業略顯疲態,營收大幅下滑,1-9月同比減少約12億;二、隨著“光伏531”新政出臺,補貼進一步退坡,收益下滑;三、回款風險加劇,第三季度計提壞賬增約1億,大大削減凈利。
營收大幅下滑:國內業務縮水 業務逐步向海外轉移
公司目前業務主要覆蓋高效電池、差異化組件、能源工程等相關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其一站式服務。
從營收占比上來看,國外業務增長迅速,重心逐步轉移,三季度國外業務首度占比超5成,標志著公司業務結構就此發生巨大的轉變。
2017年公司國內業務實現營收106.3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3.63%,國外業務實現營收38.10億元,占營收比重26.37%。而至2018年上半年,國外業務已然顯現猛增態勢,國內業務實現營收32.97億元,占營收比重54.20%,國外業務實現營收27.86億元,占營收比重45.80%
截至2018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海外市場訂單激增,實現海外市場出貨1.53GW,營業收入超41.68億元,同比增長100.67%,銷售占比由2017年上半年的14%提升至50%以上。
而目前,國內的光伏發電市場呈穩步增長態勢。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表明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布式光伏新增1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2%。到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647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179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達到468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情況也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保持下降趨勢,前三季度棄風率平均7.7%,棄光率平均2.9%。
在國內光伏市場向好下,企業出走海外原因幾何?
近幾年來,隨著相關政策的扶持,國內光伏市場日漸鼎盛,海外市場一度未見漲勢。但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明確光伏嚴控建設規模、補貼進一步退坡。
與此同時,海外的裝機需求在經歷了短暫低迷之后也開始復蘇,于是很多光伏企業此時選擇擴展海外業務,而協鑫集成也順應潮流,將業務重心轉移。
但海外業務的高速發展并沒能支撐業績穩定向好,反而營收處于下滑態勢。
三季報數據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82.04億元,同比下降了12.86%,其中三季度營收更是同比下滑了三成,這也是本期公司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
補貼退坡 擠壓凈利
近年來協鑫集成受益于政策的扶持,政府補助收入已然成為企業凈利潤的貢獻軍。
2014年政府補助收入757.26萬元,2015年政府補助收入302.70萬元,2016年政府補助收入6077.33萬元,2017年政府補助收入1.45億元。
政府補助占凈利潤比重逐年攀升,2014年-2017年政府補助收入歸母凈利的比重分別為0.28%、0.47%、-225.83%、608.16%。
但至2018年,伴隨著“531新政”的出臺,光伏發電企業的政府補貼進一步退坡,光伏企業的凈利潤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
2018年三季報協鑫集成營業外收入合計僅為222.23萬元,同比減少93.03%,其中主要為政府補助的減少。
在17年政府補助為歸母凈利的6倍,可見補貼對于公司業績的重要性,至18年補貼退坡公司的業績也同時遭受了沖擊。
回款風險加劇:三個月內壞賬增1億
報告期內,使得公司由盈轉虧的另一大主要因素則為壞賬的計提。
數據顯示,三季度僅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就高達1.6億元,同比增長339.54%,其中主要為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而半年報時,資產減值損失為6427.33億元,這也就表明,僅在第三季度,公司就計提了近1個億的壞賬。
奇怪的是,計提的壞賬準備為應收賬款壞賬損失,但本期應收賬款卻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2018年三季報應收賬款金額為50.13億元,半年報應收賬款金額為53.13億元,相比半年報應收在減少。而17年三季報同期應收賬款金額為66.11億元,同比也在減少。
這也就意味著計提的壞賬損失大部分并不是由于新增的應收賬款,而是對以往已掛賬賬款的計提。而計提原因主要或為賬齡較長的大額應收款持續未收回、欠款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出現回款風險進而單項大額計提壞賬。
而不論原因是哪一種,這都或許表明了公司的回款風險在加劇。
對于回款難的問題,公司也在三季報中予以了說明:國內光伏行業普遍賬期較長,受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光伏“531”政策的影響,客戶回款難度亦增加。公司雖然加大了催收力度,并通過法律應對,對部分現金流緊張的客戶,利用對方資產抵賬的方式來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但最終客戶有效回款及訴訟抵賬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2018年半年報時,協鑫集成(5.150,0.00,0.00%)本為盈利,實現歸母凈利2558.10萬元,而至三季報則變為虧損9683.04萬,可見主要是由于公司三季度巨額虧損。
而在三個月內公司就巨虧1.22億元,新浪財經分析財報發現原因或有三:一、主業略顯疲態,營收大幅下滑,1-9月同比減少約12億;二、隨著“光伏531”新政出臺,補貼進一步退坡,收益下滑;三、回款風險加劇,第三季度計提壞賬增約1億,大大削減凈利。
營收大幅下滑:國內業務縮水 業務逐步向海外轉移
公司目前業務主要覆蓋高效電池、差異化組件、能源工程等相關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其一站式服務。
從營收占比上來看,國外業務增長迅速,重心逐步轉移,三季度國外業務首度占比超5成,標志著公司業務結構就此發生巨大的轉變。
2017年公司國內業務實現營收106.3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3.63%,國外業務實現營收38.10億元,占營收比重26.37%。而至2018年上半年,國外業務已然顯現猛增態勢,國內業務實現營收32.97億元,占營收比重54.20%,國外業務實現營收27.86億元,占營收比重45.80%
截至2018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海外市場訂單激增,實現海外市場出貨1.53GW,營業收入超41.68億元,同比增長100.67%,銷售占比由2017年上半年的14%提升至50%以上。
而目前,國內的光伏發電市場呈穩步增長態勢。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表明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布式光伏新增1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2%。到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647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179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達到468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情況也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保持下降趨勢,前三季度棄風率平均7.7%,棄光率平均2.9%。
在國內光伏市場向好下,企業出走海外原因幾何?
近幾年來,隨著相關政策的扶持,國內光伏市場日漸鼎盛,海外市場一度未見漲勢。但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明確光伏嚴控建設規模、補貼進一步退坡。
與此同時,海外的裝機需求在經歷了短暫低迷之后也開始復蘇,于是很多光伏企業此時選擇擴展海外業務,而協鑫集成也順應潮流,將業務重心轉移。
但海外業務的高速發展并沒能支撐業績穩定向好,反而營收處于下滑態勢。
三季報數據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82.04億元,同比下降了12.86%,其中三季度營收更是同比下滑了三成,這也是本期公司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
補貼退坡 擠壓凈利
近年來協鑫集成受益于政策的扶持,政府補助收入已然成為企業凈利潤的貢獻軍。
2014年政府補助收入757.26萬元,2015年政府補助收入302.70萬元,2016年政府補助收入6077.33萬元,2017年政府補助收入1.45億元。
政府補助占凈利潤比重逐年攀升,2014年-2017年政府補助收入歸母凈利的比重分別為0.28%、0.47%、-225.83%、608.16%。
但至2018年,伴隨著“531新政”的出臺,光伏發電企業的政府補貼進一步退坡,光伏企業的凈利潤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
2018年三季報協鑫集成營業外收入合計僅為222.23萬元,同比減少93.03%,其中主要為政府補助的減少。
在17年政府補助為歸母凈利的6倍,可見補貼對于公司業績的重要性,至18年補貼退坡公司的業績也同時遭受了沖擊。
回款風險加劇:三個月內壞賬增1億
報告期內,使得公司由盈轉虧的另一大主要因素則為壞賬的計提。
數據顯示,三季度僅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就高達1.6億元,同比增長339.54%,其中主要為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而半年報時,資產減值損失為6427.33億元,這也就表明,僅在第三季度,公司就計提了近1個億的壞賬。
奇怪的是,計提的壞賬準備為應收賬款壞賬損失,但本期應收賬款卻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2018年三季報應收賬款金額為50.13億元,半年報應收賬款金額為53.13億元,相比半年報應收在減少。而17年三季報同期應收賬款金額為66.11億元,同比也在減少。
這也就意味著計提的壞賬損失大部分并不是由于新增的應收賬款,而是對以往已掛賬賬款的計提。而計提原因主要或為賬齡較長的大額應收款持續未收回、欠款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出現回款風險進而單項大額計提壞賬。
而不論原因是哪一種,這都或許表明了公司的回款風險在加劇。
對于回款難的問題,公司也在三季報中予以了說明:國內光伏行業普遍賬期較長,受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光伏“531”政策的影響,客戶回款難度亦增加。公司雖然加大了催收力度,并通過法律應對,對部分現金流緊張的客戶,利用對方資產抵賬的方式來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但最終客戶有效回款及訴訟抵賬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