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找工作,從基層一步步往上努力;娶妻,生子,辛苦賺錢養家——11年前的邵建海,生活軌跡和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生沒什么不同,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職場新人;11年后的邵建海,不僅成為了江蘇陽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而且已經在江蘇、浙江、湖北等地完成了近30MW光伏項目,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這一切的改變,則源于畢業之初的那次“意外”。
應聘設計改做采購 無心插柳邂逅光伏
“我2007年大學畢業,學的是電子電氣專業,當時華碩電腦招聘硬件設計研發職位,作為對技術向往的純理工男,我就去應聘了。沒想到面試官看了我的簡歷之后反而勸我換跑道做采購,可能是覺得我的英語和日語的口語能力還不錯吧,因為當時華碩的很多半導體芯片采購業務需要和海外供應商打交道。”于是邵建海就任職于華碩,擔任起PC主板和顯卡的IC芯片供應商管理和采購的工作,與Intel、AMD、Nvidia、Infineon等企業連續打了3年的交道。
2010年,此時的邵建海,已經在半導體采購領域做了三年,對于本職工作早已駕輕就熟,并沒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和當時異軍突起的光伏行業產生聯系。一次偶然看到了當時尚德的廣告,被瞬間吸引。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中盛光電,先后負責采購、銷售、項目開發等多個管理崗位工作。”
十年磨礪化繭成蝶 理工男變身光伏老板
2016年,分布式光伏政策密集。此時,已經在中盛光電做管理工作近6年,熟知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邵建海認為市場機會已經成熟,立即做出了辭職創業干光伏的決定。同年6月,江蘇陽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初創公司什么最重要?邵建海認為是清晰的定位。基于此,在陽光谷成立之初,邵建海首先做出的決定就是主攻工商業屋頂。邵建海表示,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手頭有一些工商業屋頂資源,而戶用光伏分散,貸款難,老百姓認可度低,很難短時間內打開局面。
找準了公司定位,再加上適銷對路的營銷策略,陽光谷的業務很快鋪展開來。據邵建海介紹,截至2017年底,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陽光谷的光伏安裝量將近30MW。
眼光長遠全面布局 打通分布式上下游產業鏈
“持有量不大,安裝量也不算太大,目前也不求太大,還是以穩扎穩打,堅決保證質量,提高業內知名度為主。”邵建海認為,目前的分布式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價值越來越凸顯,企業要想在這個市場上更好的生存,做好品牌非常重要。在不斷的調整中,邵建海將業務細分,旗下逐漸衍生出三家公司:
江蘇陽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業務生態,涉及項目開發、投融資、關聯貿易等。運營有“谷多多”品牌的智能生態系統,包括戶用光伏系統、儲能系統、智能家居。
泰州潤達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及儲能項目EPC業務,潤達電力堅持創新研發,在項目設計、組件清洗算法、故障預測模型等方面先后獲得多項軟著及專利。潤達同時也擁有自主智能監控系統品牌“谷寶盒”服務于相關電站運維業務中。
泰州日光寶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邵建海布局中重要的一環,日光寶盒實際就是企業的核心研發中心,擁有不俗的軟硬件及系統集成研發能力,目前已研發了谷寶盒監控平臺、企業項目管理平臺以及智能家居物聯系統等,未來期待進一步市場化。
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實踐,邵建海對于新能源行業的認知更加成熟,對于陽光谷的未來布局也更加清晰。
“今年隨著公司項目融資的渠道打通,公司的運營目標是自持電站突破20MW,電站EPC業務突破50MW,運維業務再上一個臺階,持續做更多的創新型研究和產業布局,與更多優秀的行業伙伴開展合作!”
以創新研發為基礎,從項目投融資、設計、建設直到運維,邵建海的精心布局,既彰顯了他對新能源市場的十足信心,又能看出他的長遠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唯愿捷足先登的邵建海未來能在分布式市場開拓出更廣闊天地!

應聘設計改做采購 無心插柳邂逅光伏
“我2007年大學畢業,學的是電子電氣專業,當時華碩電腦招聘硬件設計研發職位,作為對技術向往的純理工男,我就去應聘了。沒想到面試官看了我的簡歷之后反而勸我換跑道做采購,可能是覺得我的英語和日語的口語能力還不錯吧,因為當時華碩的很多半導體芯片采購業務需要和海外供應商打交道。”于是邵建海就任職于華碩,擔任起PC主板和顯卡的IC芯片供應商管理和采購的工作,與Intel、AMD、Nvidia、Infineon等企業連續打了3年的交道。
2010年,此時的邵建海,已經在半導體采購領域做了三年,對于本職工作早已駕輕就熟,并沒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和當時異軍突起的光伏行業產生聯系。一次偶然看到了當時尚德的廣告,被瞬間吸引。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中盛光電,先后負責采購、銷售、項目開發等多個管理崗位工作。”

十年磨礪化繭成蝶 理工男變身光伏老板
2016年,分布式光伏政策密集。此時,已經在中盛光電做管理工作近6年,熟知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邵建海認為市場機會已經成熟,立即做出了辭職創業干光伏的決定。同年6月,江蘇陽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初創公司什么最重要?邵建海認為是清晰的定位。基于此,在陽光谷成立之初,邵建海首先做出的決定就是主攻工商業屋頂。邵建海表示,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手頭有一些工商業屋頂資源,而戶用光伏分散,貸款難,老百姓認可度低,很難短時間內打開局面。
找準了公司定位,再加上適銷對路的營銷策略,陽光谷的業務很快鋪展開來。據邵建海介紹,截至2017年底,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陽光谷的光伏安裝量將近30MW。
眼光長遠全面布局 打通分布式上下游產業鏈
“持有量不大,安裝量也不算太大,目前也不求太大,還是以穩扎穩打,堅決保證質量,提高業內知名度為主。”邵建海認為,目前的分布式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價值越來越凸顯,企業要想在這個市場上更好的生存,做好品牌非常重要。在不斷的調整中,邵建海將業務細分,旗下逐漸衍生出三家公司:
江蘇陽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業務生態,涉及項目開發、投融資、關聯貿易等。運營有“谷多多”品牌的智能生態系統,包括戶用光伏系統、儲能系統、智能家居。
泰州潤達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及儲能項目EPC業務,潤達電力堅持創新研發,在項目設計、組件清洗算法、故障預測模型等方面先后獲得多項軟著及專利。潤達同時也擁有自主智能監控系統品牌“谷寶盒”服務于相關電站運維業務中。
泰州日光寶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邵建海布局中重要的一環,日光寶盒實際就是企業的核心研發中心,擁有不俗的軟硬件及系統集成研發能力,目前已研發了谷寶盒監控平臺、企業項目管理平臺以及智能家居物聯系統等,未來期待進一步市場化。

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實踐,邵建海對于新能源行業的認知更加成熟,對于陽光谷的未來布局也更加清晰。
“今年隨著公司項目融資的渠道打通,公司的運營目標是自持電站突破20MW,電站EPC業務突破50MW,運維業務再上一個臺階,持續做更多的創新型研究和產業布局,與更多優秀的行業伙伴開展合作!”
以創新研發為基礎,從項目投融資、設計、建設直到運維,邵建海的精心布局,既彰顯了他對新能源市場的十足信心,又能看出他的長遠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唯愿捷足先登的邵建海未來能在分布式市場開拓出更廣闊天地!